位置 首页 > 行业发展 > 行业动态

凝聚中国奶业振兴的品牌力量

分类:行业动态    来源:大势牧业    发布时间:2018-11-01 22:39:02   浏览次数: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和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以“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农å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即“四个产业”的科学论断,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奶业振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奶业痛定思痛、凤凰涅槃,以不屈不挠的工匠精神和革故鼎新的行业风貌重建中国奶业质量、重塑中国奶业形象、重造中国奶业品牌,奶牛规模养殖和乳品加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奶业全产业链及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奶业取得了产品质量、产业素质和品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可以说,中国奶业迈入了全面振兴的新时期。

  近日,记者走近“2018中国奶业D20峰会”论坛,去现场了解中国奶业行业发展现状、感受中国奶业企业家孜孜不倦的奋斗,去记录中国奶业人如何以更严格的质量要求、更强劲的技术创新、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向世界传递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奶业”品牌。

  深耕质量夯实品牌长青之基

  在奶业行业,广为流传着一种“黄金奶源带孕育出优质牛奶”的说法。乳品企业品牌长青的生命在于质量,而质量首先取决于优质的奶源。种植、养殖、加工,作为乳制品企业产业链条上的核心“三步”,每个环节都直接关系着奶品的质量,其中以畜牧饲养最为基础。

  有机草场22万亩、有机牧场23万亩,主要种植有机青贮玉米、有机苜蓿等饲料作物,通过将有机饲草用于喂牛、将牛粪还肥于土地的种养结合模式。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里形成了这种天然的闭环有机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有机奶牛存栏10万余头的养殖规模。

  为了坚持在最适宜奶牛生长的黄金奶源带地域养殖,2009年,姚同山辞去蒙牛首席财务官的工作,毅然选择乌兰布和沙漠,开始了将沙漠变绿洲的奶业创业之旅。这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夏天沙漠表面温度高达60度,曾一度被称为“火焰山”,他却在这片沙漠里建立起完整的有机奶全产业链体系,生产出源自圣牧的高品质奶。

  与其他传统奶源带的养殖环境相比,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具备多项独特优势。就是在这块区域内,圣牧守住了种植和养殖的两个重要关口,坚持“以牧养草、以草畜牧”种养结合模式,既能以牧场的奶牛粪便形成有机肥料,实现了“种-养”之间的有机闭环,还能受益于沙漠地区阳光较强、日照时间长等因素,实现草料作物的加速生长,促进奶牛将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也进一步提高牛奶的钙含量进而提升牛奶的品质。

  作为2018年新跻身中国奶业20强的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其高科技智能化的管控模式则形象地阐释了当今中国乳制品企业,在加工环节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奶产品质量保证的探索。

  除去在养殖上采用集团数据管控模式,大力推广全株玉米种植和牧草种植外,燕塘奶业还建成了国内单位面积设计产值最高的乳品旗舰工厂,构建了无缝对接的冷链物流体系、GPS定位监控系统,实现了质量管理延伸至经销商及配送中心,还能通过乳制品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溯源平台实时监控物流、销售冷链。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获缺的产业,承载着民族振兴的希望,经过持续地转型调整,我国奶业素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表示。

33.jpg

  产业创新点燃品牌腾飞引擎

  “作为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我们开创性地在草场中建牧场,在牧场中建工厂模式,实现了从挤奶到加工全部在两小时内完成,保留了牛奶中最具营养价值的活性物质。实现‘种-养-加’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是全球首创,更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和赞誉。”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丽娜激动地说。

  高丽娜提到的“种-养-加”模式,是现代牧业探索乳制品企业模式创新的一个成功典型。牧场里一边是牛场和挤奶大厅,另一边是全自动化的牛奶加工车间,而在牧场不远处就有一块十万亩的优质土地,用来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直接供给存栏奶牛的饲料需求。

  在现代牧业的生产基地里,从种植到养殖,从养殖到加工,这种无缝式、零距离的全链条奶业生产模式,不仅使得从原奶挤收到成品奶出厂的生产全流程控制在2小时以内,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也为奶品质量的保障和企业品牌价值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近年来,蒙牛、伊利等我国大型奶制品企业均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大幅提升了中国奶业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和行业科技创新水平。除了产业链上的生产模式创新外,还有一大批的技术创新被应用于中国乳制品企业的产品生产中,既有效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也传递着中国乳品的品牌价值。

  “我手中这瓶奶就是新希望的新产品——‘黄金24小时’,它采用了优于欧盟标准的A+级黄金奶源,实现了72℃、15秒的黄金杀菌温度,只售卖24个小时的黄金时间。”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川向记者表示。

  正是将科技创新的“芯片”植入传统牛奶的全新尝试,才有了这款最新型的“黄金24小时”产品,而这款基于技术创新的乳制新品,其免疫球蛋白G保留率达到50%,乳铁蛋白达到40%以上,在牛奶主要活性营养成分上远超高温灭菌乳。

  早在2011年,新希望乳业就推出了“24小时”巴氏鲜牛乳,首次用时间来定义牛奶的新鲜度和质量。时隔7年后,生产技术的创新让鲜奶在时间定义的基础上,再次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

  纵观近十年来中国奶企发展之路,无论是产品质量的保障,还是产业效率的提高,创新都是不二之法,而创新的具体应用,又给中国奶业的品牌价值插上了腾飞之翼。

  勇于担当为品牌传播赋能

  近年来,蒙牛乳业不断完善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上下游合作紧密度,通过奶产业精准扶贫,帮助农牧民致富。

  作为产业链条中天然融合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各产业类型的特殊行业,中国奶业企业似乎天然地就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除了建立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联结机制外,蒙牛大力实施“牧场主大学”“奶牛金钥匙”“数字奶源智慧牧场”等项目建设,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精益管理等形式帮助牧场降本增效、提升品质,实现全产业链条上的共赢共生。

  与蒙牛一道,中国奶业行业的各大企业也在各个方面尽其所能地承担更加广泛的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有机贯穿、融合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当中。

  圣牧集团累计投入75亿元,将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绿洲,将贫瘠的黄沙改造成肥沃的土壤;伊利集团通过建立技术、金融、风险联结等一系列利益机制,给奶农提供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助力农牧民增产增收;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与地方产业扶贫深度结合,以建立青贮种植基地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

  在2018年中国奶业D20峰会上,中国奶业20强企业发布公开宣言,承诺将善待奶农,让利于奶农,构建合力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广大奶农结成命运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共同发展,让奶农得到更多实惠。这是中国奶业20强企业,代表中国奶业行业所作出的庄重承诺。

  今夏,全世界的球迷通过世界杯认识了一个中国字“牛”,作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奶业的全球官方赞助商——蒙牛,在推广自身品牌价值的同时,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奶业的国家形象和品牌价值,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品牌价值的提升有机融合。

  “其实,如今的‘中国奶业’在国际上本身就是一个大品牌,不但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需要发挥骨干乳品企业引领作用,更需要所有行业企业间真正实现‘大联合、大协作’。”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鹏程坚定地说。